釣魚幫忙受傷誰擔責? 法院:施惠人操作疏忽擔主責,受惠未避風險擔次責
2025-07-07 15:53:41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王亞東 | 作者: | 點擊量:11691
?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黃進東 王菲)
相約釣魚,熱心幫忙處理掛底魚竿卻意外受傷,責任咋劃分?近日,桂陽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,依法判決小志賠償小彭各項損失共計48358.24元。
2022 年,某公司員工小軍負責對接業主小彭的房屋裝修。同年 11 月 某日下午,小彭邀請小軍到某山莊釣魚,小軍又邀同事小志一同前往,三人分別駕車抵達。釣魚時,小彭的路亞竿釣鉤掛底,小志主動幫忙操作收線。因魚線卡緊,小志用力拉扯導致鉛墜突然反彈,直接擊中小彭右眼。小彭被緊急送醫,診斷為右眼玻璃體積血、晶狀體脫位、外傷性白內障等多處損傷,經鑒定構成十級傷殘。事后,雙方因賠償協商未果,小彭向法院提起訴訟。
法院審理后認為,小彭、小軍、小志共同參與釣魚活動,小志應小彭應允幫忙處理掛底魚竿的行為,構成好意施惠關系。好意施惠雖為增進情誼的無償幫助行為,不產生法律約束力,但施惠人仍需對自身行為盡到“善良人”的謹慎注意義務,避免因過失造成受惠人損害。
小志作為資深釣魚愛好者,明知魚線較粗可能導致拉扯時回彈,卻未在操作前觀察周邊環境、提醒安全距離或采取防護措施,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。其用力拉拽魚線的行為直接導致鉛墜反彈擊傷小彭右眼,是損害發生的主要原因,存在明顯過失,應承擔侵權責任。同時,考慮到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及善意動機,基于民法典的公平原則,可酌情減輕施惠人責任。
小彭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,應當預見釣魚活動的危險性,在魚竿交予他人操作后,未主動與操作者保持安全距離,亦未采取避險措施,對自身安全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,對損害發生存在一定過錯。綜合本案實際情況,法院酌定小彭和小志各承擔40%、60%的責任。據此,法院遂依法作出如上判決。
責編:王亞東
來源:湖南法治報